基礎土石方開挖施工方案的策劃
基礎開挖施工方案
一、基礎開挖施工部署
1.1基礎開挖施工方法的選擇
根據施工特點,本基礎開挖施工方案為獨立基礎,土石方開挖按現場地質條件,石方采用人工風鎬開挖,水鉆鉆孔,人工切石開挖,土方采用人工開挖。開挖基坑時,基坑內有大量地下水涌入,采用水泵及時抽水。
1.2主要分項工程
1.2.1
1)、在開挖前,將施工區域內的地上、地下障礙物清除并處理完畢,地表面要清理平整,做好排水坡向,在施工區域內,挖好臨時排水溝。
2)、人工刷坡,待基坑開挖到一定深度后進行人工刷坡,依據現場情況和周圍的土質計劃坡比,放坡系數為1:0.33,人工刷坡和機械開挖同時進行。要求配合機械開挖的施工人員必須清楚挖土區域及機械前后行走范圍及回轉半徑,嚴禁在機械前后行走范圍及回轉半徑內行走。
3)、開挖支護,本工程設有地下室,開挖到一定深度后依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和《強制性條文》的有關規定進行安全防護,南北兩側必須進行土釘墻進行支護,土釘墻支護與機械開挖同時進行,做到隨挖隨支護,支護設計與施工有專門的施工方案。
4)、開挖時用灰線直邊切出基坑(槽)邊輪廊線。開挖土石方運到甲方指定場地暫時堆放。
5)、基坑(槽)應進行驗槽,并應將基槽內浮水、積水、淤泥、垃圾、雜物等清除干凈。
6)、土石方回填及外運
房心回填土采用人工回填機械分層夯實,每層厚度不大于300,夯填密實。在填土與墻、柱相接處可采用塞縫進行技術處理。在打夯前應將填土粗平,打夯時按一定方向進行,一夯壓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連,縱橫交差,分層打夯。
回填重點:剪力墻基槽及露樁部位回填必須是內外兩側同步對稱分層夯填,避免剪力墻或露樁砼擾動或折斷。
因樁孔、條基、基坑縱橫,空間狹小,挖出土石方在房心內無位置堆集,所有土石方轉運甲方指定地點
5)、基礎施工降排水
本工程位于河道邊上,地下水豐富,開挖時用100,50水泵相互配合抽水。
1.2.2基礎鋼筋制作、綁扎
基礎挖孔樁鋼筋籠,采用現場加工,綁扎成型后,由塔機吊入孔內就位。
地梁、剪力墻鋼筋采用架立在地槽上綁扎成型后就位。
獨立柱基鋼筋采取在砼底板上直接就位綁扎。
1.2.3基礎工程模板
樁基護壁模板獨立柱基、地梁模板安裝采用240㎜厚MU10頁巖磚M7.5水泥砂漿砌筑;超深獨立柱基,超深部位采用C20砼原槽澆灌,超深部位以上采用木模;剪力墻條基采用木模
1.2.4基礎混凝土澆筑
基礎混泥土澆筑采用商品混泥土泵送,塔吊輔助配合。
1.2.5基礎施工工序安排
測量放線→驗線→坑(槽)開挖→修坑(槽)→驗坑(槽)→砼墊層→基坑扎筋→地梁扎筋、柱墻插筋→驗筋→支模→澆灌混凝土→拆模→養護→回填→底板墊層→防水→澆底板混凝土→養護→基礎驗收
二、基礎開挖施工方案主要工序施工方法及措施
2.1獨立基礎
1、施工順序
測量定位→挖基坑→清坑→驗坑→做墊層→清理面層→劃線、支模→布設基礎鋼筋網片→布設豎向鋼筋→澆筑混凝土→養護2、基坑開挖
根據現場地質情況察看,獨立柱基大部分的地質條件良好,獨立柱基宜采取原槽開挖,原槽澆筑。如有回填土較厚的情況,則采取在每開挖500高后在基坑壁澆筑C15砼護壁。
2施工要點
墊層混凝土在基坑驗槽后立即澆筑。墊層達到一定強度后,即在其上劃線、支模、鋪放鋼筋網片(注意其鋼筋彎鉤朝上),超深的安裝樁墩設計構造筋。連接柱的插筋下端用90度彎鉤與基礎鋼筋綁扎牢固,按軸線位置校核后,用鋼管架成“#”字形,把插筋固定在基礎外模板上;底部鋼筋網片用與保護層等厚的花崗石塊墊塞,以確保保護層厚度。澆混凝土前,模板和鋼筋上的雜物、泥土及油污要清理干凈,模板加水潤濕。獨立基礎特別要注意柱插筋位置的正確,避免出現移位和傾斜。基礎根據高度分層連續澆筑,不留施工縫。混凝土澆筑完后,外露表面應覆蓋并澆水養護。基礎施工時與給排水、電氣等專業進行配合,設置預留孔及預埋件。基礎施工時如地質情況有差異,及時與設計單位及監理部門取得聯系,及時定出解決方案,以確保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獨立柱基模板采用木模。
2.2地梁.地面框架梁.地面現澆板
在地面首層有地梁、地面現澆框架梁、地面現澆板。由于本工程設計為一級防水,包括抗滲砼防水、水泥基防水。地梁、地下室及地面底板、集水坑均采用外包防水。
2、施工要點:
1)根據設計地梁、地面現澆框架梁、地面現澆板防水施工斷面圖,首先進行梁、板底土石方,開挖深度必須包含防水及保護層厚度,地梁及地面現澆框架梁開挖斷面。由于地面梁、板均要進行外包防水施工。為保證防水施工工作面,需要開挖大量土石方并必須清理外運出場。所有開挖的土石方全部轉運至甲方指定地點暫時堆放
2)、應將基槽和板底浮水、積水、淤泥、垃圾、雜物等清除干凈,碾壓密實,保證素土密實度達到0.9;
3)、在素土基層夯實經驗收合格后應立即澆筑墊層混凝土,以免地基土被擾動。墊層澆灌150厚C15P6抗滲混凝土,施工完成12h后灑水養護;
4)在墊層混凝土表面施工20厚1:2.5水泥砂漿找平層,然后施工第1道防水:
5)澆筑60厚細石混凝土保護層;
6)施工第2道防水:
7)、基礎梁、地面板鋼筋制作、安裝,框架柱、插筋的施工應嚴格按規范要求,同時監理見證取樣對鋼筋直螺紋連接作強度試驗檢測,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上。鋼筋綁扎經檢查驗收合格后才能進行模板安裝。
8)、基礎梁、板采用C30P6抗滲混凝土,澆筑混凝土前必須經業主、設計、監理、質監進行鋼筋隱蔽工程驗收。基礎梁施工縫應留置在兩樁之間,基礎梁跨度三分之一的范圍內。嚴格按設計配合比和標準計量施工,并填寫澆灌記錄,同時作好留盤試件。
三、基坑開挖安全措施
3.1對作業人員必須進行入場教育合格后方可上崗,特殊崗位必須持上崗證。
3.2基礎施工期間,做好有組織排水工作。
3.3為確保基礎持力層及有效嵌巖深度滿足設計要求,相關人員認真分析地勘資料,加強與地勘部位的聯系,經常請地勘部門人員作專業指導。
3.4由于本工程基礎持力層為中風化泥巖層,故基礎土石方施工完成后,及時組織報驗,并盡快進行封底或砼澆筑,避免基礎土石因露置時間過長出現風化。
3.5作好各工序的預控工作,嚴格執行三檢制度。
3.6施工時,地面基坑孔1m范圍內清理干凈,不得堆放石塊,防止石頭滾入基坑內傷人,基坑內作業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基坑孔設置方形鋼管護欄,護欄除出碴一側外其它三面用舊模板進行封閉。一方面作為井口護身欄桿,另一方面作為雨天作業時搭設的雨篷架子。
3.7本工程基坑的四周必須設置欄桿防護,欄桿應由上、下兩道橫桿及立桿組成,橫桿和立桿均用外徑φ48mm、壁厚3-3.5mm鋼管,用扣件連接。上桿離地高度為1.2m,下桿離地高度為0.6m;立桿間距3m,下端打入地面50-70cm深,上端露出地面1.5m高。并加掛安全立網。欄桿刷涂紅白相間的顏色,同色間隔20厘米。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應沿上下坡道或爬梯進入地下室,不得翻越欄桿
3.8開挖前應掌握現場土質情況,錯開坑位開挖,縮短每節高度,隨時觀察土體松動情況,必要時可在塌孔處用砌磚、鋼板樁、木板樁封堵;操作進程要緊湊,不留問隔空隙,避免塌孔。
3.9基坑如采用塔吊直接進行土石吊運時,基坑底作業人員必須從基坑離開后才能起吊,不得使用繩子直接捆綁石頭起吊。晚班作業,照明必須使用安全電壓,且燈具必須帶安全護罩。
3.10一般情況下坑內水抽干、水泵電源斷開后才能下井作業。
3.11針對基礎土方施工時各種用電設備多且設備均為作業隊自備的特點,電工加大安全用電巡視力度。所有用電設備均需通過項目部安全檢測(如漏電保護檢測、接線、插頭是否滿足相關規范規定,其它防護裝置是否完好、有效等)合格后才能使用。
3.12施工現場的一切電器、電路的安裝和拆除必須由持證電工操作;電器必須嚴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電保護器。各孔用電必須分閘,嚴禁一閘多用。孔上電纜必須架空2.0m以上,嚴禁拖地和埋壓土中,孔內電纜、電線必須有防磨損、防潮、防斷等保護措施。照明應采用安全礦燈或12V以下的安全燈。并遵守《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的規定。
3.13坑內設置鋼筋爬梯供人員上下井,不得使用麻繩和尼龍繩吊掛或腳踏井壁緣上下。
3.14孔口應用木板、竹跳防護好,防止土塊、雜物、人員墜落。嚴禁用草袋、塑料布虛掩。
3.15施工過程中妥善保護好場地的軸線樁、水準點。
- 上一篇:混凝土配合比優化和調整
- 下一篇:挖掘機履帶松緊如何調,這些技巧告訴你